千里故人

饭后走一走,随意九十九

 

粗略的赏析(京华烟云)

新年即将来临,木兰一看素丹不能回南方家里去,还得待在学校,就邀她到北京自己家过年假。

姐妹俩发现体仁已经安定下来,父亲也不再生气,心里很欢喜。体仁每天和舅舅一块儿到铺子里去。因为表面儿上有个正业,又有自由去看银屏,体仁心满意足,也就不再追问那封假信的事。他下午出去“看朋友”,舅舅并不拦阻他。若是回家晚,或是晚上不在家,那就是因为有人请吃饭,或有人约听戏,他就这样告诉母亲,当然,这是成年人的自由,生活上难免的。甚至他舅舅,也从来没想到他还和银屏有来往。他一要钱,就要几十块钱,他舅舅认为没有什么可怪的。

因为体仁很精明,自然知道何以自处。银屏现在开始跟体仁要钱。她提出的充分理由是,她若不积攒点儿钱留着用,万一体仁的父亲知道了,或是有别的岔儿,她就分文不名,怎么过日子呢?体仁知道过年是结帐的时候儿。他不愿意狮子大开口吓他舅舅一跳,也不愿意自己的花费让父亲知道。他想最好等新年过完,有什么麻烦再说。这样至少在年假里,大家过个平平安安的快乐新年。体仁的快乐真够得上完美无缺了。若是没有银屏,他自然会在北京前门外找到别的女人;银屏若还在他家姚府上,他也不会像现在这么任性自由。现在不但把一个完全自由的银屏金屋藏娇,而且他发现在他离京在香港的那一段日子里,银屏完全变了,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女人,会穿会打扮,还精于取悦男人的艺术呢。不久之后,华太太和银屏全看出来体仁在她们那儿那份儿逍遥自在,于是就尽其所能让他称心如意。他的二十五块钱立刻用在装饰房子的内部。

——第十九章 公子哥儿话时尚 莫愁妹子展辩才

《京华烟云》是结婚之后,妻子第一部购入的小说,那时节,电视里正播放着曾荪亚和姚木兰的喜怒哀乐,平素里爱好阅读的她自然不会错过市面上风行的一些新鲜事物。这部小说,我只是粗略的翻了翻,姚木兰与家人的走失,仿佛有些《红楼梦》里甄士隐元宵节走丢女儿的相似场景。书本和电视后续的内容,因为当时工作和家庭繁重的负担,根本就没有心思接触。好像从05年之后,一直到2011年,除了办公室里的电脑可以上网,家里处于与外部世界(主要是互联网)断开链接的状态。

这两天没什么忙碌事情在手边,一直捧着手机看着各种书籍或者影视剧赏析文章,有自己感兴趣的金庸作品比较,有梁羽生笔下人物翩翩公子的深入讨论,有古代思想家譬如惠施言论的好奇辨析,更有近年来阅读的某些书籍与其他读者的共鸣。

回到林语堂先生的文字上来,他较为出名的三部曲,已经看完了《朱门》、《风声鹤唳》,而《京华烟云》迟迟没有展开进度,一是惧于盛名,二是断断续续从相关文献大量的剧透,约莫着失去些阅读的新奇感。

有记载说,作者心目中最为得意的女子形象,就是本书大力渲染的姚木兰,从个人印象来说,电视剧里的娴淑、沉静,书本上的大方、得体、识时务,大概就是如此的一位俏丽佳人。而其他诸如曾家几位公子,书中还未必是相同的名字,没有太深刻的阅读记忆。

精于外语的林先生,写作本书,当时考虑是面向外面的世界,以温婉的笔触介绍中国传统家庭的兴衰胜败。有的书评将之形容为现代版的《红楼梦》,时间的跨度对于一本长篇小说来说很常见,上帝视角是比较合适的写作方式,没有丰富的阅历和细致的观察,不可能完成如此的精雕细琢。

如果对于文学有深厚兴趣甚至于要从事专业方面的工作和研究,除了学习这条途径,阅读经典自然而然属于上佳的好法子。

很可惜,自己在学校受的教育与专业文字工作者有相当距离,逐日逐月的身受熏陶,也只能提升一些对于好作品的敏感程度。才看过一篇别人关于高考的回忆文章,还是那句话,不要用非专业的糊弄方式去挑战别个的饭碗。将来的社会,什么样的行业是有出路的?着实难以回答,不过呢,卓越的眼光与认真的态度,缺一不可,才可能从千百万大众之间脱颖而出。

  18 4
评论(4)
热度(18)

© 千里故人 | Powered by LOFTER